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临深谷,不知地之厚也;不闻先王之遗言,不知学问之大也。——荀况
知与行一直以来都是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课题。知行合一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和原则,仍能为今天的学校教育提供一些启示。知与行的定义与关系常常成为教育学者辩论的焦点,也是教育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实践后得出的不同结果和实践经验。从狭义上说,辩论焦点围绕着“知”,有些学者认为,“知”是指科学知识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将知与行中的知具体概化。而有些学者赞成:“知”就是通晓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。我认为无论是广义狭义的辩论和理解,学者们对“知”的认识,始终是围绕着德育教育的核心展开,也是始终服务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、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树立。因为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:知是指人们必须通晓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以及处世的能力,行是指我们的实践和行为。先知后行,知服务于行,用行实践知,并验证知,创造更多的知,行得更高远。
一、知之生
知识以及认知能力的产生,都离不开观察、温故、实求求实、至诚,这些必经的步骤和过程。
观察:视、观、察。看到眼前的现象,从不同的方面、 ……此处隐藏508个字……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“勤”,就像一把钥匙,它可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,可以促进学业的发展,可以促使美好愿望的实现。古今中外,凡是有成就的人,无不“勤”。勤奋刻苦、独立思考。了解自我,管理自我,自我激励,从而让知更充分有效的服务于行。
四、行之
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知成。在知的基础上,行,用行来验证知。只有有了理论上的深刻认知,才能在行动中时刻清醒;只有有了理论上的深刻把握才能在实践中坚定果敢。知而不行,知是未知。知而不行,是无用的知。读万卷书,满眼尽是他人观点,大脑被他人占据,自我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殆尽。每个人的思维都如同一根弹簧,当他每时每刻都在承受和阅读别人的思想与历史的时候,其自身便失去了天生所应有的弹性与延展性。人生最可悲的境遇,就是“不停地阅读别人,却不会被别人阅读”。
知行关系,从其哲学的基础来说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。从知识的来源讲,“行先知后,以行求知”,实践第一,实践是认识的基础,没有实践,就没有认识。人类的“知”是在“行”的基础上形成的。宇宙间的道理,都是先有事实,然后才发生言论,并不是先有言论,然后才发生事实。同时,也只有通过“行”的检验,才能知道“知”是否符合事实。正可谓“以行而求知,因知以进行。” “行”是“知”的基础,“知”反过来又指导“行”。但并不是所有的“知”都能指导“行”,只有那些与实际相符,与实践相联的“知”才是引导人行动的“指南针”。 应该说,“知难行亦难”,“知”与“行”是历史的,具体的统一,“知”随“行”发展而发展。发展自身,知行合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