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用范文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实用范文

水磨古镇导游词

时间:2024-03-11 15:47:17
水磨古镇导游词[此文共2832字]

[导语]水磨古镇导游词共含3篇,由的会员投稿推荐,小编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。

第1篇:水磨古镇导游词

猜你正在找水磨古镇导游词的怎么写?那么就给你这篇范文参考。

各位游客:

大家好!

欢迎来到有“汶川生态新城,西羌文化名镇”之称的水墨古镇。

水磨古镇位于汶川县东南部,距成都70公里,面积88.44平方公里,是汶川第二大镇,总人口2万余人,是一个藏、羌、回、汉多民族聚居地。今天我们将依次游览大夫第、万年台、字塔库、照壁、和谐广场、羌城等景点。整个行程大约3个小时,中午12点我们将在正门口集合。在游览途中,请大家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,不要触摸白石,同时,也请朋友们爱护这里的环境卫生。据史料记载,商代这里就有部落在此聚居,而且都很长寿,被称为"老人村",有“长寿之乡”的美誉。后因当地人利用寿溪河水推动石质器具加工粮食,远近闻名,故改名水磨至今。“谷口莺啼细竹,洞门犬吠桃花。驻世何须丹灶,仙风吹长灵芽。”明代诗人郭庄对古镇的美景作了最好的描述。5.12大地震后,水磨古镇重建的“禅寿老街、寿西湖、羌城”三大区更是别具特色。古今历史文化交汇、川广发展理念结合、藏羌人文风情荟萃,俨然一幅“高山峡谷、湖光山色、古街林立、风情四溢”的“水墨画”,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。属于国家级4A旅游风景区。

游客们,现在屹立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古镇一大标志性建筑——字库塔 ……此处隐藏1685个字……羌碉,其高10米左右,雄伟气派,大气磅礴,是羌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,也是整个羌城的标志性建筑。

羌语称碉楼为“邓笼”。早在2000年前《后汉书,西南夷传》就有羌人“依山居止,垒石为屋,高者至十余丈”的记载。羌碉是用石片和黄泥土筑成,多建于村寨住房旁,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,羌碉的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,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,形式有四角、六角、八角等。千百年来,羌先民为了避免战乱,世代迁徙,碉楼成了他们防御的建筑。碉的下面几层用来驻兵和堆放粮食,最高一层用来观察敌情和施放烟幕。一般在羌聚居地,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碉楼。连接起几百里间的村村寨寨,一旦发现敌情,马上点燃碉上的烟幕,很快就把战争的信息传到百里之外。羌碉的独到之处不在于其御敌的功能,而在于修建时不绘图,不用吊线,不用柱架支撑,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,而建筑却能稳固牢靠,经久不衰。比如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"永平堡",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。

不单如此,碉楼还发挥着便于取水的作用。泉水自雪山上而来,从地下暗道通向各家各户,所有的地下水道相连,走在很多地方都能听见脚下汩汩的流水声。平时给山寨的人们带来生活生产用水的极大方便。

作为羌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,羌碉蕴含了羌的千年历史与建筑文化,凝结了羌人民的智慧和汗水,使羌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战乱纷争中得以传承。

好了,关于羌碉的话题我们就先讲到这里。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前行,去探寻这个被誉为“云朵中的民族”的古老羌都有着什么样的风土人情。

各位评委老师,我的景点讲解完毕,谢谢!

的小编希望你能喜欢以上3篇水磨古镇导游词范文,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找更多水磨古镇导游词范文。

《水磨古镇导游词[此文共2832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

Copyright © 2023 萌芽文秘网 www.mengyabaobei.com 版权所有